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分類:徒步 |熱度:3793 ℃

須知深鎖其中的曼妙風景往往如嬌羞的小姑娘,從不輕易向旅人展露笑顏。若想親眼一窺峻嶺攝人的真實面貌,唯有耐得住寒風,吃得起苦頭的人,才能以汗水與毅力換得。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畢業后工作了幾年,首次放長假。人家常說,放假就該休息,我卻選擇去尼泊爾的安納普爾納(Annapurna)徒步旅行。因為那片猶如英國作家希爾頓筆下《消失的地平線》中的“藍月谷”般白雪皚皚、冷傲孤絕的世外桃源,應該趁年輕去。老骨頭可能不勝負荷。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前往 Birentanti 途中。

旅行之開始

加德滿都(Kathmandu)市狹窄的街道上,人群車輛如川涌,叫賣聲不斷,是視聽覺上的一種超負荷。登山貨物、紀念品,一應俱全。

進入國家公園后就不同了:空氣清爽度飆升,四周寧靜且彌漫薄薄的霧。小巴載著徒步團隊,順著崖邊的車道蜿蜒而上,六小時后抵達某段竹林邊。我背起行囊,沿著芳草和綠溪前往首站—— Birentanti。復行數十步,就慣性地掏出口袋里的手機,讀了公司經理在幾小時前給我發的短訊,想乖乖回復時卻已然發現與外界隔絕。我《桃花源記》般的旅程就此開始。

徒步生活

缺乏鍛煉的城市人,在高海拔徒步, 體力不支是很自然的事。停下拍照是借口,一路幾千個梯級,可都是喘著氣蹣跚爬上的。途中巧遇的孩子們,猜是趕著上學的緣故,半跑帶跳著上下陡坡,超越徒步團隊絲毫不費勁,連攬著三十多公斤行囊的搬運工人,雖是同時啟程但不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了蹤影。團友走累了,每十幾分鐘便問一次:“Mohan,前面是不是沒上下坡了?”

“Ali ali ukalo, Ali ali uralo!”

“一點點起,一點點落,” 多忠懇的一句話,我想人生也是這樣吧。感嘆尼泊爾山民比自己堅韌太多!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Dal Bhat 是少肉多菜的高熱量主食。住在山里的人幾乎餐餐吃它。

徒步的日子,早上六點用早餐,八點啟程,每小時小休片刻。午飯后,休息一小時,再走三小時左右,五點以前抵達領隊 Pimba 預先安排好的村莊過夜。人煙如空氣稀薄的山間,生產力低,食材多數是當地人種植的。也許就這緣故,尼泊爾的傳統主餐 Dal Bhat 里飯多肉少,也以時蔬為主。雞蛋、咖啡和熱檸蜜成了徒步期間的奢侈品,售價也會隨海拔漲高。

晚飯后眾圍爐邊閑聊,八點便鉆入冷冰冰的睡袋里合上雙眼。此般同寒共苦,讓團隊成員混熟了。領隊教會了我們當地流行的撲克牌游戲,和大伙一起,以茶水咖啡為賭注,圍著暖爐邊玩邊聊打撲克牌。驚覺最年長的搬運大叔 已經六十一歲了,依舊健步如飛;副領隊教我們古卡里(Gurkhali)語里如“嘔吐”(chhdiyo)、“很冷”(dheri chiso)、“山”(himal)、“美女”(Sundari)等等的趣味單詞,相當逗趣。徒步登山雖是考驗個人體力和意志的活動,但路上有歡聲笑語做伴,再嚴峻的考驗也能克服。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與我們隨行的搬運工與副團領隊。

觀風景變換

安納普爾納,梵文名,通譯為 “哺育萬物之母,永恒且萬能之灶神”。選擇挑戰安納普爾納徒步路線,純粹是慕其美名而來。然而,須知深鎖其中的曼妙風景往往如嬌羞的小姑娘,從不輕易向旅人展露笑顏。徒步旅程的起頭,總覺得缺少了向往的壯麗風景。其實,若想親眼一窺峻嶺攝人的真實面貌,唯有耐得住寒風,吃得起苦頭的人,才能以汗水與毅力換得。

安納普爾納之美,是多層次的。從 Ulleri 到 Gorepani,途中藏著數不清的泥梯階,和地圖上見不著卻又翻不盡的小山嶺。想同上百人齊登上名聞遐邇的潘恩山(Poon Hill)一窺360度山川相連,令人嘆為觀止的日出景色,Gorepani 便是沖頂前最佳的驛站。

再往海拔較低的 Tadapani 前進,沿途有冰雪溶解而成的小溪和小瀑布點綴幽幽河谷,如同懸在翡翠晚裝上的銀色項鏈。村莊里的矮房,齊刷上粉紅色的漆,與無云長空相映成趣。魚尾峰(Machhapuchre)矗立在驛站的東北面,歡迎登山客的到來。山峰清晰、婀娜、壯麗,這即是全程中風景最漂亮的村莊了。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Chhumrong 是鑲嵌在露臺農田間的石屋村莊。我們午后抵達時,恰好趕上中學生上課時間。簡樸的學院偶爾傳來朗朗讀書聲,打破以往的平靜。二十幾歲的自己,能在山中聽著孩子們以陌生的語言朗誦著不知名的課本,心生莫名悸動。祖國的小學生,是否也那么熱衷于學習?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疲累的雙眼望見云霧里的 MBC,仿佛瞧見海市蜃樓一樣。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轉過頭來,抬眼回望走過的路,才感覺曾經的艱辛,換來這片山谷之中野草離離的絕佳風景都是值得的。

視覺饗宴

繼 Dhoban 往 Machhapuchre Base Camp(MBC),和隨后位于海拔4130米處的 Annapurna Base Camp(ABC), 不見樹木,只見原上野草離離,長在冰冷的溪邊。由于高山癥風險提高,到處貼著告示牌,提醒人們若氣喘嘔吐、頭痛難忍,立即回返低海拔處。我借藥物克服病癥和疼痛,慶幸自己能堅持繼續往 ABC 的冰川前進。痛楚換來的風景太值得了。一些旅人幾度舊地重游,幾度不畏寒冷,忍痛挨餓,只為在冷風中握著相機守候日出,再次近距離感受群山被紅日點燃的嘆為觀止。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有一名旅客在驛站的墻上,留下了以下的感言:

“如果你愛上某個地方,又不確定的話,那么試著去忘記,就會發現答案。”

安納普爾納哺育了誰?她的美又從何說起?我想安納普爾納贈于世人的,是視覺的饗宴,心靈的釋放。是一種經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后無價的靈魂之美。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離開人間仙境,好像美夢蘇醒一般。

旅游資訊:

安納普爾納徒步旅行

十天的徒步路線是旅行社為如我這般初級登山玩家規劃的,行程如下:

出發日: Kathmandu 至 Birentanti,適應高海拔

第一天: Birentanti 至 Ulleri

第二天: Ulleri 至 Gorepani

第三天: Gorepani 經 Poon Hill(3210m)至 Tadapani

第四天: Tadapani 至 Chhumrong

第五天: Chhumrong 至 Dohban

第六天: Dohban 至魚尾峰(Machhapuchhre Base Camp,MBC,3700m)

第七天: MBC 至 Annapurna Base Camp(ABC,4130m)

第八天: ABC 至 Dohban

第九天: Dohban 至 Jihnu 泡溫泉

第十天: Jhinu 至終點,搭車前往 Pokkahra

行走在喜馬拉雅山下,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徒步之旅

暫別 MBC,前往終點 ABC。

出發前準備

  • 只要平時稍加鍛煉,啟程登山之前記得吃預防高山癥的藥丸(建議向醫生詢問),多注意身體狀況。

安全

  • 加德滿都的交通混亂得可怕,但在旅游區走動,對于一小團人來說是相當安全的。

氣候

  • 雖說九月到11月是徒步旅行是最佳的季節,但12月比較晴朗,登山者少,山石又穩固,不容易雪崩。然而,12月氣溫較低,海拔最高處氣溫在零下左右。若刮風會更冷,所以得做足準備功夫。

探索活動

  • 我們也到 Swayambhunath 和 Durbar Square 參觀。可惜好多古跡在2015年大地震時遭受嚴重破壞,至今仍然無法恢復原有風貌。
  • 我們也嘗試了降落傘滑行、激浪漂流等刺激活動,可向當地旅行社詢問。

溫馨提醒

  • 徒步時該如何穿?網上看過的穿著口訣“內薄軟,中保暖,外防風”,經我親身體驗后,覺得是相當有效的。但也還需要保暖手套與保暖帽的加持才能舒舒服服地登山。
  • 途經的村莊規模小,熱水供應不充足。尼泊爾山民靠太陽能和水力發電,所以電力和食水供不應求。充電、買水,價格都提高了。充電收費 RS150 ——RS200,熱水每壺約 RS100。畢竟山里的供應如食材,都是靠人力或驢子運上山來的。我偶爾會想念都市里的便捷舒適,但山間徒步還是有他獨有的吸引力。
  • 因為仿造品很多,除了書本超便宜外,最值得買的是沉香、茶和布料。香與茶,試過后可自行決定,但我只因為跟著對布料挑選在行的印度朋友才敢買米色的克什米爾(cashmere)圍巾給母親,另外買了天藍色暈染的派士米呢(pashmina)給朋友。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