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最好遠離人煙稠密的地方,換上功能又時尚的登山裝備及裝束,搖身一變型格的山系女子出走郊外。由頭到腳的戶外服裝,為女生提供高度保護,應付沿途變幻莫測的天氣。新手登山前,不妨參考這篇戶外服裝、裝備清單分享,準備就緒即可在大自然中深呼吸,將心里的悶氣徹底排走。

1. 新手登山必備裝束、裝備清單
專業登山裝束可以很講究,但即使登山新手也有不少物品要帶齊!登山背包的容量有限,只帶必須的登山用品,不需要的一件也嫌多,所以最好將貴重物件、信用卡留在家里,以免遺失。
登山鞋/越野跑鞋
登山背包
運動衫
運動褲
防風衣
防水外套
額外干凈衣物(登山后替換)
登山襪
登山帽
水(每 2 小時需約 500L,如此類推,也因應天氣)
干糧、零食(充饑、補充鹽分)
毛巾
太陽眼鏡
哨子(以防迷路,求救時用)
凡士林
登山杖
頭燈
急救包(生理鹽水、膠布、繃帶)
濕紙巾、紙巾

2. 如何選登山鞋、越野跑鞋?
登山穿什么鞋?大抵是登山新手最常問的問題,而登山鞋是最重要、難度也是最高的一環。各人有各人需要,沒有單一個品牌、單一個型號可滿足全部人,入手選購登山鞋、跑山鞋前必須做資料搜集。首先以個人的喜好和需要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其次再加入外在環境的條件因素,如目標行程的距離、山徑路面結構等。計劃走較崎嶇的山路,則建議穿抓地力和保護性較高的登山鞋。

3. 登山鞋跟越野跑鞋有什么分別?
登山鞋和越野跑鞋兩者分別在于輕盈度。為了配合速度,越野跑鞋的一切均以輕巧為大前提,不論是設計、用料還是鞋底,都會減去多余的部分,類似赤足跑的概念,因此緩震效果和保護性較登山鞋低。

4. 哪些登山鞋牌子推薦?
近年登山、越野跑興起,很多熟悉的運動品牌如 Nike、Adidas、Columbia、Patagonia 都有推出登山鞋、跑山鞋型號,設計時尚外也注重功能,而主力攻占登山鞋的牌子就更多了,而且來自世界各地包括Altra(美國)、Arc'Teryx(加拿大)、Asics(日本)、Brooks(美國)、Columbia(美國)、Hoka One One(法國)、Montbell(日本)、On Cloud(瑞士)、Salomon(法國)、Scott(瑞士)、Five Ten(美國)等。

5. 哪些跑山鞋推薦?
每個運動品牌的推薦跑山鞋都有不同賣點:近年本地越野跑界中,要數人氣高企的非 Salomon 莫屬,簡潔俐落的設計很受歡迎;Brooks、Hoka One One 這兩個跑山鞋牌子均以出色的緩震度、保護性見稱;極簡設計的 On Cloud 鞋如其名,輕巧靈活,穿上后如在云上行走;Scott 造型亮麗、鞋底厚實。

6. 選購登山鞋、跑山鞋時要注意什么地方?
i. 尺碼:試登山鞋訣竅跟買高跟鞋一樣,下午或傍晚時分試鞋最好,模仿長時間登山后雙腳發脹的情況,此外最好帶備一雙登山襪用來計算預留的空間,半只至 1只手指大小的虛位便可,太緊太松都不行。試鞋時,最好站起來、來回走動感受一下。新的登山鞋有可能刮腳,弄得雙腳起水泡,登山前、出街時可穿幾回待登山鞋邊沿變軟,而首次穿登山鞋登山時,行程也不宜太遠;
ii. 物料:鞋面的厚薄、包裹度、透氣度、防水性攸關,登山時經常會遇上下雨、泥漥或濕地,以 Gore-tex、Micro-tex 和 eVent 等防水物料縫紉的登山鞋便可大大減低濕腳的機會;
iii. 重量:登山鞋越重,每走一步需要花更多力氣,變相減低靈敏度,而重量與登山鞋使用的物料和設計有密切的關系;
iv. 鞋底:鞋底厚度與緩震功效成正比。以 vibram 橡膠製造的鞋底,耐磨性和防滑性特別好,因此備受推崇,常見使用于登山鞋,但鞋錢略貴;
v. 坑紋:在碎沙石上,較深的坑紋抓地力較佳,但較硬,行起來較辛苦,行石澗的話淺坑紋也可;
vi. 鞋筒高度:高筒設計能為足踝提供更多保護,但同時減低了靈敏度,低筒設計則相反;
vii. 鞋頭:登山時容易踢到碎石,鞋頭較硬,保護性自然也較高。

7. 登山服裝有什么要注意?
登山怎么穿?其實與戶外運動穿穿大同小異,一般輕便的運動衫褲也足以應付。具透氣、快干功能至為重要,尤其是烈日當空的夏天,覆蓋度高的登山衣著可阻隔紫外線,減低曬傷、中暑的機會。同時也可避免身體跟尖銳的植物、昆蟲有直接的接觸。

8. 登山非穿登山褲不可?
登山穿什么褲子?一般透氣通爽的運動褲都可取代登山褲,牛仔褲太侷促,松身斜布褲亦可。至于褲子長度則視乎登山路線的環境,寬闊的入門級別路徑可穿清爽的運動短褲,但若是狹窄并沿途有大量植物的路徑,穿長褲便可避免身體與植物甚或昆蟲有直接的接觸,減少刮傷和敏感的情況。專業的登山褲在設計上著重功能性,大都有很多隔格和小袋子,方便穿者存放隨身物品。若登山褲具防水功效,一旦經過山澗或下雨,濕透的機會便能大大減少。

9. 登山時可只穿運動 bra?
原理跟選長褲或短褲一樣,單穿運動胸圍雖然清爽又有型,但身體直接碰到植物、昆蟲后可能導致敏感,穿著前應多考量。具承托力的運動胸圍,可減少胸部的擺動,也方便身體活動。lululemon x Robert Geller A Moment to Reflect 系列

10. 夏天登山有哪些要注意?
貪靚貪涼爽,穿 bra top、背心、短褲登山完全沒有問題,但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身體被艷陽親吻過后,有可能會留下曬痕。上身的話,外加一件薄身透氣快干的長袖上衣,或佩戴防曬手袖是折衷的方法之一。穿短褲的話一定做足防曬措施,定時定侯涂抹太陽油以防曬傷。

11. 為什么防風衣是夏天登山必備衣著之一?
夏天登山中,不少得一件薄防風衣。沿途突然一場過云雨來襲,風衣可以成為你阻隔雨水,減輕身體被雨水拍打的痛楚,也可減慢體溫下降的速度。便利雨衣也可以是你的選擇,但用完即棄、難以重用,非常之不環保。

12. 什么時候要穿 Gore-tex 外套?
一般的戶外環境,單層 Gore-tex 外套便已足夠,若有打算去寒冷、下雪的地方登山,可選購備有保暖內層的多層 Gore-tex 外套,入手前可參考 Gore-Tex 外套推薦。Gore-tex 外套的防風防水效果更勝風衣,領口、袖口、衫腳的束繩設計,袋口、接駁位的拉鏈和防水涂層,可更徹底地阻止雨水流入,飾防水涂層的面料也具有出色的透氣功效!

13. 登山裝束要選什么顏色?
山系穿搭要鮮色!一方面拍照時搶鏡,另一方面是安全的理由。萬一在深山發生任何意外,穿顏色鮮艷的登山裝束,即使在大老遠也更容易被看見、被發現。

14. 如何選擇登山背包?
登山背包有很多品牌選擇,但揀選時主要看以下幾點:
i. 容量:以一天 6-8 小時行程來說,20L 左右的日用登山背包已足夠,不少登山背包都連水袋,或設放水袋的設計,那么登起山來要喝水便更方便;有露營過夜計劃的登山行旅程便可能要用到中型登山背包 30-45L;45L 以上的大型登山背包則是供長程用。
ii. 重量:登山背包當然越輕當然越好,關乎布料,也與設計、背包材質有關。
iii. 尺碼:選購時必須確保背帶的長短和背包的大小,短時間使用的影響并不明顯,但隨著時間增長,不適感便會越明顯。若背帶調校好長短后,袋方下沿未能落在腰間受力的位置,即表示手上的登山背包不適合你。揹帶的物料,甚或有加軟墊,都會影響舒適度,當穿著背心時,這點尤其重要。很多登山背包品牌都有尺碼,當中亦有分男女裝用。
iv. 間隔:女生隨身物品多,手機、毛巾、濕紙巾、潤唇膏、零食、太陽油等一大堆,所以登山背囊間隔多,可以說是好的。試背登山背包前,不妨留意一下間隔的位置,因為這跟用家身形和習慣息息相關,選最合適那款就是了。

15. 跑山背包是什么?
專為跑山人士而設的跑山背包,容量減至 10L 以下的 5L、8L 等,形同背心的設計,以彈性面料縫紉,加上胸前的固定丈筋,務求背/穿后盡可能貼身,大大減少全速前進時背包的晃動,有助提升速度及舒適度。Salomon、Ultimate Direction、Osprey、Patagonia、mont-bell 都是熱門之選。

16. 為何登山要戴太陽帽?運動帽可以嗎?
不論是太陽帽或運動帽,只要夠輕巧、具透氣效果、能遮擋太陽的款式,都可成為你的登山帽,當然圓邊帽、cap 帽、登山帽的帽沿闊度和覆蓋范圍有別,物料也不同,遮擋程度亦因此不一。至于露出頭殼項的 sun visor 款可不可以,則視乎個人喜惡和耐熱能力。特別一提,太陽帽不只擋大陽,也能遮擋雨水,而淺色帽子的散熱效果又比深色帽子為佳。除了頭頂,后頸也是很容易曬傷的位置,披一塊濕毛巾在肩膊,可降溫的同時,也可減輕曬傷、中暑的機會。

17. 什么時候需要用登山杖?
使用登山杖的目的,是為了減輕雙腳負擔,主要在上下山、上落樓梯時發揮最大效用。可是從購買至使用登山杖,都有不少學問。登山杖的手柄普遍為 T 柄及直柄,杖身主要分為螺旋伸縮、快扣式伸縮和折疊式,最常見有兩截和三截式,再可分為一對或一枝用,因應不同材質、設計和品牌而有不同的長短處,價格數十至過千不等。選購時先要在平地將登山杖調校至適合高度,以握住手柄后、手肘與手臂呈 90 度直角為標準,接著必須掌握登山杖的正確用法,多加練習,否則致越用越累,甚或令手腕和手指受傷。使用時腕帶要由下而上穿好后再握手柄,上山時要把登山杖縮短,下山時則要伸長,伸長和縮短等幅度要視乎山徑斜度,同樣以 90 度手肘作準。
i. 登山杖手柄材質
塑膠:便宜、較跣手、易于清潔
軟木:吸汗、易磨損
海綿:舒適、能吸汗、需常清潔
ii. 登山杖杖身材質
鋁合金:較重、較便宜
鈦合金:較輕、較貴
碳纖:最輕、最貴
iii. 登山杖設計
螺旋/ 轉鎖式伸縮登山杖:較便宜
快扣式伸縮登山杖:用法簡單、較快捷
折疊式登山杖:輕巧、較昂貴,跑山人士最愛

18. 為何登山連襪子也要講究?
若你是登山新手,一開始規劃的行程和難度應不會很高,一般具透氣、排汗功能的運動襪也可應付。不過隨著登山時間加長、山徑難度提高,你便需要一雙保護性更高的登山襪,因應自己需要來挑選不同厚薄、物料、織法的登山襪。若你行路姿勢不好、腳趾容易起水泡,不妨試試五趾襪,減少腳趾之間的磨擦。而有襪筒的登山襪又比沒有襪筒的好,因沿途的沙石沒那么輕易掉進襪里面。

19. 新手登山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i. 對于登山新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獨自登山,相約好友三五成群,途上有說有笑,萬一迷路或有意外發生都有個照應,安全至上。
ii. 山林中天氣變幻莫測,天清氣朗時風和日麗,可正午炎陽高掛可熱得人頭昏腦脹,嚴寒凌晨時分寒風又能刺骨,暴風驟雨更是沒有先兆,因此登山前一天、出門前,甚至登山途中也要不時留意天氣的轉變,以便加減登山裝束。
iii. 科技日新月異,善用登山app,助你提早計劃路線及行程。
iv. 不要隨便飲用未經處理的溪澗水,也不要隨便在山徑旁采摘植木,以免引起身體敏感或不適,也不要破壞大自然生態。
v. 記住把帶上山的物品,如紙巾、食物包裝、膠樽、口罩等垃圾順道統統帶落出處理,愛護山野,人人有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