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分類:徒步登山露營 |熱度:3111 ℃
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登山相關知識博大精深,故整理目前所學相關登山知識,利往后快速瀏覽并分享給喜愛登山的同好,一同交流,先從人人都需要的戶外背包說起,若有說明錯誤之處,惠請指教。

背包組成: 頂袋、提帶、胸帶、調(diào)整帶、減壓肩帶、腰帶、腰墊與背板。

挑選背包第一要點: 合身。合身才能將負重依背包人體工學設計轉(zhuǎn)移至全身(通常腰部為主要),減少肩部壓力。通常各家廠牌尺寸與板型相異,建議至專業(yè)用品店試背且試背負時需負重,才能反應真實使用情景。試背重量以10公斤為一般建議值。另外有些背包的廠家有提供背包量測背板,可以依照人背脊長度快速決定背包尺寸。合身的背包也可避免于經(jīng)過崎嶇地形時過度甩動造成重心不穩(wěn)。

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背包的大小與分類:

30升以下

適合單日徒步,通常無腰帶與胸帶

30-45升

適合一日行程,夏季山屋過夜(不背帳篷)

有頂蓋、胸扣和腰帶

容量可以裝進一般睡袋

45升以上

適合多日行程,冬季山屋或過夜搭帳

二日行程推薦50升(不帶帳篷)、三到四日行程75升,超過一星期推薦80或90升以上

升數(shù)較大的背包自重也相對較重

背包負重上限簡要估算: 背包最大適合負荷 = 背包所能容納體積/2.5。

25升

最大負荷重量約10kg

50升

最大負荷重量約20kg

75升

最大負荷重量約30kg

輕量化背包的探討: 輕量化的背包往往背負系統(tǒng)也無法承載較重的重量,故內(nèi)容物也必須輕量化才能相輔相成達到預期效益。而同樣性能的物品越是輕量化往往價格也較高,這是需要額外注意的部分。

背包的收納: 同樣升數(shù)的背包收納系統(tǒng)的好壞,會決定配重的難易度與物品取用的方便性。另外收納系統(tǒng)也包含背包外部的外掛捆綁的相關設計。大型的背包要注意是否有沖頂袋能方便取用,使山友于登山時能更靈活的依路線調(diào)整所要背負的背包大小與重量。(注: 腰包亦可當作攻頂包使用)。

背上飛機不托運的最大容量升數(shù): 朋友告知約40升(有誤再請指教,亦有些背包配合調(diào)整帶可以到50升)。

盡量避免外掛: 外掛太多或大型物品容易于登山時勾住兩旁的植物等,造成攀登上的困難與危險。另外睡袋與睡墊在外掛時須注意于斷崖路段若需轉(zhuǎn)身,須注意身旁距離,避免影響重心造成危險。

背包套之外仍須做好防水: 登山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下雨,此時背包套能提供背包第一時間的防水。但若雨下不停,背包靠近人背一側(cè)亦無法抵擋雨水滲入的可能性,故會建議于背包內(nèi)用防水壓縮帶或大型黑色垃圾袋額外打底做好防水,避免睡帶,電器產(chǎn)品等濡濕,損壞。

背包自重討論: 通常40升以下的背包重量差異不大,不需額外探討。而40升以上的背包重量上則有較明顯的差異,尤其軍用型背包通常使用厚重的質(zhì)料縫制,優(yōu)點是可以背負更重的重量也更耐用,缺點是會造成額外的自重。(參考值: 一般75升背包凈重約3公斤,60升背包凈重約2.4公斤,當然會隨著質(zhì)料的進步重量可以在減輕)。

背負大背包短暫休息時可找樹木或巖石依靠,未必要卸下。

沖頂包裝什么? 隨身藥品、沖鋒衣、飲水、行動糧食、手機等。

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打包原則: 兩大原則: 平衡配重與方便拿取。(東西都放好后,記得把束帶拉緊)

ABCs

Accessibility:物品存取方便性 (背包副袋設計,背包內(nèi)壓縮袋的使用,分層袋安放)

Balance:整體重量的平衡 (左右前后平衡,并不是要均重,而是靠近我們肩胛骨下緣中心的部分最重,另外平衡隨著水量的增減,食物等消耗需要不斷調(diào)整。)

Compression:壓縮 (所有的物品能夠壓縮的就壓縮(如:睡袋、衣物等),如果不能壓縮的也可以利用小東西將空隙填滿,可以購買防水的壓縮袋)

Streamline(流線性): (外觀上去檢查背包是否飽滿,并盡量減少外掛)

頂袋

行動中常用的物品:衛(wèi)生紙、垃圾袋、頭燈等、哨子。

較輕或緊急時需要的物品:例如雨衣雨褲、急救用品、部分行動糧等。

大袋靠背處

重的東西,一定要放在靠背處: 例如爐頭、食物、充電設備、相機等

不耐重壓的蔬果可放在鍋具,隨時取用的耐寒衣物上方。

大袋靠外側(cè)

輕的東西: 風衣外套、遮陽帽、拖鞋等

大袋底層

不常使用的裝備:像是睡袋、到山屋或過夜點要換的衣服等

松垮的羽絨衣等最占空間,建議使用壓縮袋收納

暫時不穿的衣物建議卷成長條狀

背包4大系統(tǒng)說明:

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護背系統(tǒng)設計

透過3D紗網(wǎng)特殊設計可以使氣流流動于背包與背之間,保持排汗干爽,避免汗水無法排出的不適。

另外背包的重量會壓住背部的肌肉,故于背包與人體下背處通常會設計一緩沖墊,可避免長時間肌肉疲勞,摩擦造重紅腫。

背帶系統(tǒng)設計

人因工學背負系統(tǒng)三帶(胸帶、腰帶與肩帶):通過調(diào)整帶調(diào)整配重,胸:腰:肩 = 15:30:55

肩帶 : 1.立體剪裁(有弧度),2.背帶夾層有彈性泡棉作緩沖同時分散肩膀壓力,3.肩帶靠肩膀一面作止滑透氣材料。

腰帶: 一般乘載30%負重,把過多負重轉(zhuǎn)移到腰帶可以減少肩膀負擔不過也不能太過,若轉(zhuǎn)移過多肩膀有松弛感則整體的靈活度與合身度變差。

胸帶: 將兩側(cè)肩帶拉緊固定,避免人體行走傾斜,經(jīng)一高一低地形時,背負不平衡。優(yōu)點1. 防止肩膀下沉肩帶脫落,2.使乘載重量分散一部分至胸口(一般約15%)。

支撐系統(tǒng)設計

背架的目的在于固定支撐背包整體架構(gòu),不會因為背負重量多少影響背包形狀,造成背負不適。

早期有鋁框,木制背架系統(tǒng);現(xiàn)今多以隱藏式背架為主,并使用高強度的鋁合金、複合材質(zhì)背架與背板組成。

新一代隱藏式背架相較于傳統(tǒng)式的外顯示背架,體積可以更小,重量更輕,于行徑狹小山徑時可避免與石壁樹干等撞擊減少跌跤風險。

副袋系統(tǒng)設計

傳統(tǒng)設計是于背包的兩側(cè)設計一大小相同的側(cè)袋。這樣的設計使背包的寬度增加,隨著背包的升數(shù)增加,背包的總寬度會大于人體太多,在狹小的山路行經(jīng)會不方便。

現(xiàn)今設計以多不采用兩旁大側(cè)袋,尤其是容量50升以上的背包。取而代之的是將背包高度增加。背包高度的增加需要搭配新一代的背負系統(tǒng),避免左右搖晃的程度隨背包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jié)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wǎng)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的稿件,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wǎng)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lián)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nèi)容在本網(wǎng)站公布,或發(fā)現(xiàn)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 (本網(wǎng)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wǎng)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