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并沒有一套人如何對應熊的秘笈,畢竟每次的遭遇都不盡相同,況且每頭熊也不盡相同,人在遭遇熊時所采取的反應措施,絕對會影響到人是否可以全身而退的機率。

「降低遭受野熊攻擊的最佳武器是你的大腦。當你一決定進入野熊的活動領域,它便立即被派上用場,而且在你停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持續地使用它。」
在國外,熊出沒頻繁的地區,戶外活動者常會準備罐裝胡椒噴劑,萬一遇到人熊對峙的緊急情況,噴灑熊以擊退不速之客。在國內,一個人在野外遇到熊的機率很低。但是,為了避免真的遇到熊的情況下,人們還是應該盡量觀察和了解動物的習性,以及知悉各種可能的應對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人熊沖突,這樣不管對熊或對人都好。

如果你在遠距離看見一頭熊
你可以稍稍享受一下這稀有難得的美麗景色,然后繞個大遠路避過熊所在的位置,如果可能最好走在順風處,讓熊嗅不到你的氣味。并且盡量避開熊的視線,并沿途制造金屬聲響,讓熊知道你在那兒,然后快速地離開該地,但別用跑的!

如果你在路徑上看見一頭熊
如果在路徑上或附近看見一頭熊,若熊并未顯示任何威嚇的行為,則在不經擾熊的情況下,安靜地離開現場是上上策。如果可能的話,則繞遠一點的路;但若地形限制了你繞道,請順著路徑往回走數百米遠,休息一陣子再折返,并邊走邊制造一些喧鬧聲響,如大聲唱歌或聊天、金屬噪音。當你再返回到原來位置后時,熊或許已經從你的視線里消失了;但如果熊還留在原地,或許你或可考慮再延緩一下行程了。

如果你在短距離內看見一頭熊
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慌失措、狂跑和尖叫。肆意跑步和其他突發的大動作,都可能被熊誤以為是某種威脅,而讓熊產生防御性的威嚇反應,甚至發動攻擊。
首要的工作就是什么也不要做,不要做任何突然的動作或發出突然的聲音。靜靜地站著,準備好你隨身攜帶的哨子、鋼杯或辣椒噴劑,然后花幾秒鐘的時間,小心評估整個狀況,包括看看四周有沒有其它熊、查找周圍的逃生路線等,再決定你的下一個步驟(可能留在現場繼續觀察,或撤退)。只要你保持頭腦冷靜,不失控,就有絕佳的機會可以為這次的相遇,留下好的記憶,而不是傷害。
當然,很重要的是試著分辨出熊僅只是好奇,或具有威嚇性。
一般而言,熊通常不會無緣無故發動攻擊人的行為,而且在真正采取攻擊之前,通常會出現一些威嚇行為,讓對方警覺其存在。留意熊表現出具有威嚇性的行為特征,例如耳朵后翻、豎起背頸上的毛做出備戰的姿勢、頭部快速地左右晃動、發出威嚇的吼叫“嗚”聲、或四肢重重地拍擊地面。如果熊將牙齒搓磨或咬合發出”啪啪”的響聲,則表示它牠騷動不安,很有可能發動攻擊。如果熊它的兩只后腳站立起來,將口鼻部位抬高,這并不是一個具有攻擊的記號,而是典型的威嚇行為,表示這頭熊可能只想嚇嚇你。
不管美洲黑熊或亞洲黑熊都鮮有把人當作食物,而主動發動攻擊的記錄。多數的攻擊行為屬防御性,常發生于熊感覺受到威脅或做困獸之斗的情況。攻擊的表現可以當成一種線索,熊或許只想警告你,要你遠離它。你最好乖乖地照著做。任何熊只要走向你都該視為攻擊的行動,此時都應該立即撤退!萬一遇到熊追逐人時,可考慮立即丟下沉重的背包或其他裝備,或可稍微絆住或拖延熊前進的速度,但千萬別丟下裝有食物的袋子 ,你總不希望丟下食物的獎賞給追趕你的熊。就熊每小時可達三十公里的速度而言,上坡或下坡跑應該都差不多。

如何在黑熊出沒頻繁的山區活動?
盡量結伴同行。
起碼隨身攜帶哨子(外掛)或鈴鐺,而一般防身用的胡椒噴劑(噴灑范圍最好超過3米以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妥善處理垃圾和廚余,不要讓熊對人產生和食物的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