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醒來,手機照片回顧,雪白峻峭的山景爬進半開眼簾,擊敗瞌睡,原本還在罷工的腦袋,也開了機,進入到回憶模式。
你好,阿根廷的菲茨羅伊峰!
還記得當時我住在山下的青年旅舍,才剛入住,前臺就跟我說:后天我們就關門。
???
因為開始入冬了,我們也需要冬眠。
O...K...這是阿根廷式幽默嗎?
原本打算在小鎮摸魚幾天,再去爬山,瞬間只剩下一天可以爬。我匆匆攤開地圖,臨時抱佛腳研究徒步路線,我問青旅前臺:有沒有什么推薦路線?
每條都很不錯...,但若是第一次來,我推薦Lago de Los Tres
那三個的湖?那三個是哪三個?用我的破爛英文直譯。
那就是那三個啊。
???
你去了就知道。
好啊!去就去,誰拍誰!
地圖顯示的步道信息13kms/5hrs/Difficult
山區天氣多變,通常下午比較不穩定,還是早點出發吧!
隔天一早,用完早餐,8點準時出發,我和兩位朋友一起走到城鎮盡頭的登山口,開始了各自的徒步路線。
雖然,我們都走同一條步道,但是我有先告訴他們不用等我,因為我知道他們走路速度比我快,我雖然算很能走的,但我畢竟不屬于快腳型,一起走他們有壓力,我也會有壓力。
其實,爬山的時候,每個人有自己的步調,可以保持較穩定的呼吸節奏,那是能夠最持久的走法,有時候,若是為了配合別人,而亂了呼吸,反而會消耗更多力氣。

清晨的霧氣,仍然眷戀著山,步道蒙了層紗,彌漫著神秘的氛圍,再進一步往上前行,視野漸漸變得清晰。

抬起頭來一望,太陽爬上遠方的山頭,激射出刺眼的光芒,劃破白色迷茫的世界,一旁還帶有些許藍天。

原來云霧并未散去,而是我踩在云霧之上,綿密白云依然密布天空,世界被切成三個夢的層次,搭配出夢幻絕倫的美景。
走著走著,天上云朵累了,再次降臨大地,再次走進白色世界中,能見度很差,伸手不見五指,我開始擔心山上會不會同樣白白一片,什么都拍不到。
這時,遠方出現模糊的人影,快速往我的方向接近。
咦?前幾天在另一座山上認識的加拿大人。他這次不是用走的,而改成越野跑步的形式,從城鎮跑步抵達終點,原路再跑回城鎮,心底默默對他肅然起敬,佩服他的體能。
我向他打聽前面的狀況,他說:天氣不太穩定,霧有時散開一點,有時又聚集起來,很難說。
其實,都已經在路上了,不論終點如何,我也會把剩下的路走完,不喜歡中途放棄的感覺。
繼續往前走數公里,霧氣稍微淡薄了點,看見不遠處的茂密森林,還有更遠的菲茨羅伊峰也依稀可見。

好美山峰,辨識度很高,只看過一次照片,就可以很容易的認出它,山型說不出的俊美,搭配著天然白紗,更凸顯其偉大與高不可攀的氣勢。其實,霧茫茫的菲茨羅伊峰,才是它最常見的面貌,所以,當地的特維爾切人稱其為"Chalten",意思就是"冒煙的山"。
穿越黑森林后,面對的是最后一段急陡上坡,不斷往上攀爬,才能抵達終極瞭望點。
周圍天氣仍然被霧氣籠罩。
急陡的碎石坡本身不難,比較麻煩的是部分結冰和濕滑的路面,經常讓人站不穩腳步,若是一個不小心,一邊就是碎石坡懸崖...。中途差點滑倒幾次,幸好都安然無恙順利站好,氣喘呼呼爬了30分鐘,終于順利抵達頂端。
說起來也神奇,才剛剛抵達,就來了一陣大風,沒幾秒鐘,霧氣都被吹散,景色從隔層紗瞬間變成大晴天!
雄偉的菲茨羅伊峰,露出清晰的面貌向我打招呼,原本,峰下有座綠色湖泊,冬季結成冰,覆蓋了一層白雪。瞬息萬變的景象,讓我吃了一驚,露出廬山真面目的山景,更是讓我啞口無言。
震撼二字,已不足以闡述我的感受。
我直愣愣盯著發呆,實實在在美得令人想哭,我才明白,原來,人是可以被美景感動到哭,那是一種與自然與美的深刻連結。

我暗自祈求,給我多一些時間,享受這美景。
可是,上天總是任性再次吹起一陣風,又把迷霧帶了過來,景色再次蓋上了紗,幾秒前的風和日麗彷彿一場夢。

時候到了,我背起背包,踏上歸途。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方才的美景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就算數年之后,我仍然記得那一刻鐘,大自然給予的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