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Manaslu,海拔8163米。
多山友愛上登山之后,不斷的勇攀高峰,從5000米雪山挑戰6000米雪山,再把7000米雪山做為8000米級雪山的進階。
馬納斯魯峰是近年來的熱門山峰,通過攀登馬峰8163米作為攀登珠峰8848米前的拉練。
今天我們從馬納斯魯峰的歷史,山難,攀登路線,天氣,裝備,資訊等相關信息,讓你深度了解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為攀登做足準備。
馬納斯魯峰在哪里

馬納斯魯全景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峰,藏語稱之為庫湯格峰或庫湯山,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英文名Manaslu,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杰”,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并視其為神山。
Manaslu來源于梵語“Manasa”,“馬納”或“瑪納斯”是神靈,“魯”為土地,合譯“土地之神”。海拔8163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為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西距安納普爾那峰30英里,東經84°33′,北緯28°33′。
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除了主峰海拔8163米(26,781英尺)外,還有3個7000米以上的山峰所拱衛:東峰7792米、東尖峰7895米、北峰7154米。
周圍還有許多6000米以上的山峰簇擁。大多數人會先飛到加德滿都,然后乘越野車和徒步大約一周時間到達大本營。一些團隊會乘直升飛機直接抵達大本營,但上更高海拔拉練之前,他們會花費一些時間來適應。
最好的攀登季節

和大多數喜馬拉雅山峰一樣,季風前和季風后,是最佳攀登季節。春天是最好的季節,天氣逐漸變得溫暖,降雪的威脅也減少了。秋季也不錯但是氣溫逐漸變冷,氣候也越來越不穩定。
每年的4、5月和9、10月是馬納斯魯峰適宜的攀登季節,由于大多數夏爾巴向導春天都在攀登珠峰(4-5月份),所以秋季攀登的隊伍比較多。9月份的大本營總是陰雨天,這是馬納斯魯峰的標志。
馬納斯魯峰攀登歷史和山難
1956年5月9日
日本登山隊的兩名隊員和尼泊爾向導共4人沿北坡首次登頂馬納斯魯峰。
1971年5月9日
日本隊開辟西北坡新路線登頂。
1972年4月10日
韓國隊在對馬納斯魯峰東北坡進行攀登時遭遇雪崩,共有16名隊員遇難。
1972年4月25日
澳大利亞人沿西南坡全新路線攀登馬納斯魯峰成功。
1974年
日本一支女子登山隊登頂該峰,成為第一支攀登該峰成功的女子登山隊。
1996年4月至5月
“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攀登馬納斯魯峰并成功。
1996年5月12日
墨西哥登山家卡索里奧(Carlos Carsolio)登頂該峰,完成14座8000米級山峰的攀登,用時10年。
截至2003年,一共也只有240人次成功登頂,但同時也有52位攀登者為此付出了生命。
2017年9月27日
凱途高山8人全隊登頂馬納斯魯峰。
截止2008年的統計數據,僅有297人成功登頂,而死亡人數高達53人。
下圖是2010-2016年的登頂人數統計

1972年,一支韓國登山隊在東北壁路線攀登時遭遇雪崩,15人遇難,其中包括10名夏爾巴協作。
2012年9月23日上午,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馬納斯魯山峰發生雪崩,官方稱至少造成9名登山者遇難,多人獲救,另有3人失蹤。

據尼泊爾當地媒體報道,雪崩大約發生于凌晨3點,海拔7400米左右,向下滾落600、700米,3號營地(海拔6800米)被毀壞最嚴重。當時那里有25頂帳篷,正在熟睡的登山者主要來自法國和德國,他們此行的目的為拍攝登山滑雪紀錄片。雪崩后帳篷全部被刮跑,十幾人失蹤,多人受傷。經緊急救援后,已有9名失蹤者確認死亡,其中包括4名法國人,分別是Ludo Challeat、 Fabrice Priez, Cathrine Ricard和Philippe Bos,1名加拿大人 Domique Ouimet,2名西班牙人Marti Gasull和Cristine Mittermeyer,1名意大利人Alberto Magliano及尼泊爾向導Dawa Sherpa。
攀登路線全程解析
長達30天的攀登中,不斷的適應海拔和冰川訓練的部分省略,只講述攀登馬納斯魯峰的每個節點(適應性拉練不做解說),包括加德滿都1300米、Samogoan3600米、大本營4850、C1營地5600米、C2營地6400米、C3營地6800米、C4營地7450米、頂峰8163米、回程。

去往尼泊爾
大多數人會先飛到加德滿都,尼泊爾對于中國是落地免簽證費,你可以乘坐川航,國航,南航,香港航空等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往加德滿都,簽證可以簽60天,足夠保證登山季的使用。
尼泊爾是登山圣地,這里有連體羽絨服,有零下40度的睡袋,這里有8000米雪山攀登的高山靴....你哪怕穿著休閑裝,都能在加德滿都購買到可以攀登珠峰的全套裝備,而且價格便宜,很多山友都會選擇在加德滿都用一天的時間來補充裝備。

一、徒步或是直升飛機到達大本營
【徒步方式】如果徒步的話要提前4-5天,乘越野車到達徒步起點Dharpani-Tilije,經過4天的跋涉到達Samogoan。
D1:加德滿都-Dharpani-Tilije
D2:Tilije-Sagure KharKha(徒步6小時,海拔1800-2400米)
D3:Sagure KharKha-Bhimthang(徒步5小時,海拔3700米)
D4:Bhimthang-Samdo(徒步12小時,海拔5160米)
D5:Samdo-Samogoan(徒步2小時,海拔3600米)
D6:休整
D7:samogoan-大本營(徒步4小時,海拔4850米)
【直升飛機方式】
攀登馬納斯魯峰的周期比較長,很多山友沒有這么多時間,就會選擇乘直升飛機直接抵達大本營下面的村子samogoan,這里海拔3600米,再休整1-2天做一些適應性拉練會比較好,沒有人直接乘直升飛機到達大本營4850米,因為這樣的海拔高度,會引起高原反應。但攀登結束之后都會選擇乘直升飛機回到加德滿都,這就簡稱“雙飛”。

Samogoan的村子夏爾巴在整理和搬運登山物資

徒步去大本營的路上


二、大本營4850米-冰川適應性訓練
在2017年的攀登中,冰川訓練必不可少,還增加了大本營到C1營地的適應,比正常隊伍多出2個適應性訓練的行程,也保證了高海拔充分的適應性,因為高反最好的良藥就是科學的適應。
從大本營出發大約1小時就到達冰舌處,這里裂縫較多,路繩會從這里開始修好。到達冰川之后進行登山技能的訓練。

三、大本營4850米-C1營地5600米(用時5小時)
此路線裂縫比較多,雖然冰川醫生已經修好路繩,但我們還是使用結組的方式升級保障。這段路線爬升相對平緩,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強度和技術操作,正常行進就好了。

四、C1營地5600米-C2營地6400米(用時6小時)

冰裂縫和冰川路段,需要攀爬才能通過,路繩上使用登山技術裝備,大的裂縫都已經架設了梯子,有時候人多會出現堵車的現象。這段路線是整個攀登中需要攀爬最多是路段。到達C2營地之后,就會非常輕松。如果你沒有學習過攀冰技能,相對來說會感覺比較吃力。如果有一些攀爬基礎,今天的路線感覺還是很有意思的。



五、C2營地6400米-C3營地6800米(用時4小時)

已經沒有太多是架設梯子的路段,但仍然有裂縫,依舊使用路繩攀登就可以了,在以前是沒有6400米營地的,從C1直接到達6800米的C2營地,這幾年已經增加了一個營地,把6800米的營地作為了C3營地。可以有更多是休整和適應的時間。

六、C3營地6800米-C4營地7450米(用時7小時)

這段路線就是一個大陡坡,耗時比較長,路繩上休息的地方不是很多,需要更多的耐力到達C4營地,C4營地海拔和慕士塔格峰差不多高,你可以理解為在慕士塔格峰的頂上休息幾個小時凌晨開始沖頂。


七、C4營地——頂峰8163米(用時7小時)
12點出發的話,在早上7點可以到達,也看自己的狀態。整個路線相對比較平緩,攀登起來有點像“大一號”的慕士塔格峰,根據當天沖頂的隊伍人數,到達頂峰后排隊預計一小時,頂峰只能容納2-3人,下面是一段橫切,只能單個通行所有會比較久一些。沖頂之后直接返回到C2營地休息。

八、直升飛機返回加德滿都
從C2營地下撤到大本營后,第二天會根據天氣情況按照直升飛機到加德滿都。

自主攀登的風險

基本上你要面對所有的一切:登山許可證,酒店,食物,裝備,路線,通訊,緊急救援等一切。加德滿都當地公司,他們可以提供一些后勤服務,如大本營的食物或帳篷。有些可以提供低成本夏爾巴人。
你可以用這種方式節省很多錢,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出現問題的時候考慮一下你的技能 - 你能100%自主攀登么?你的醫療自救水平如何? 發生高原肺水腫和腦水腫后- 你有適當的藥物和經驗來處理嗎?還有一百個諸如此類的問題。
一些團隊的登山者在C3開始使用輔助氧氣,遠遠低于正常水平。沒有一座8000米的山是容易的。這是一個嚴肅的高海拔山峰,每年都有登山者喪生——1972年秋天,16人死于一場特大雪崩,2012年11人死于雪崩。
實際上攀登比廣告里說的要難得多。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的部分是有相當技術要求的,有許多接近垂直的冰雪攀登。3號營地和4號營地之間的路線很長,很陡。
再一次強調,單獨攀登永遠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生命無價。

登山所需要的費用
根據所使用的協作水平的不同,費用可能從1.4萬美元到2萬美元不等。
但這里也會有其他因素導致價格不同,比如合作當地公司,國際隊等等。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攀登時候隊伍的配比,正常情況下都是1:1的夏爾巴,但很多隊伍只是1:1的夏爾巴,例如10個攀登隊員都會有10個向導陪同,再無其他人員參與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