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u Picchu馬丘比丘,印加文明的結晶,基本上也是大部分到秘魯旅行的人的目的地。而我千里迢迢來到秘魯,亦當然是為了一看這個失落數百年的天空之城的一貌啦。不過,在見天空之城之前,首先要經歷的是印加人的考驗4日3夜的印加古道徒步之旅。

印加古道Inca Trail是當年印加人所興建,前往馬丘比丘的唯一一條道路,而其傳奇之處就是在于當年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時,聰明的印加人為了不讓西班牙人發現馬丘比丘,所以刻意破壞了一段印加古道,所以這亦是馬丘比丘在1911年才被美國學者沿Urubamba河探索才最終能發現隱藏在安第斯山脈之中的馬丘比丘。時到今日,前往到馬丘比丘的方法就不只是有走路,乘巴士甚至豪華火車之旅亦任君選擇,但花4日3夜走一轉印加古道原汁原味地體驗當年,而且在穿梭安第斯山脈的沿途還有大量印加遺址,而且一個比一個精彩和宏偉,而更重要的當然是古道的終點 — 馬丘比丘,所以四日三夜的印加古道絕對可算是一趟融合文化和自然的印加文明朝圣之路!
不過,要一走這條傳奇的徒步路線也不是一件易事,45公里的距離,平均海拔也有近3500米, 在安第斯山脈之中上上落落,最高點是4200米的Dead Woman’s Pass,而且三晚亦是全程露營,沒有水洗澡。除了生理上的難度之外,要拿到走印加古道的準許證也不容易,作為世上其中一條最熱門的徒步路線,祕魯政府為了保育,所以限制了每天只可以有最多500人進入古道,但這500人中更包括必須同行導游和背夫,所以每天實際上也最多有約200名游客可以拿到準許證,所以若想走一走這經典的印加古道,最少也要提早5-6個月預約了,若不幸印加古道的名額已滿,但又想徒步前往馬丘比丘的話,可以選擇另一條同樣熱門而且沒有人數限額的5日4夜Salcantay Trek,Salcantay Trek基本上不用預約,到Cusco直接找旅行社出發亦可,不過,Salcantay Trek沿途并沒有印加遺址,高拔亦較高,亦非直達馬丘比丘,而是最后一天到達馬丘比丘山腳的熱水鎮,然后再選擇乘巴士或走樓梯上山,但Salcantay Trek的自然景色比印加古道稍稍優勝,可以看美麗的Salcantay雪山和高山湖。
接下來就是4日3夜的印加古道到馬丘比丘游記!
而在4天的印加古道徙步之中,第一天會在Ollantaytambo附近的Km82起步,一直上山到海拔3300米的營地過夜,而在四天中最困難的一天是在第二天,因為需要番過兩座山峰,分別是4200米的Dead’s woman pass和4000米的Runcuraccay Pass,全程16公里,而且3600米的營地亦是海拔最高的一天,所以對體力和高海拔的適應也有較高的要求,到達最終的營地前會經過第一個較大型的印加遺址Sayacmarca,這個遺址最特別之處是其中一幅石墻上有一個印加人的雕刻,而且整個遺址亦是建在山邊,規模雖不及馬丘比丘宏偉,但作為一個對印加建筑的熱身就是最好不過了。

經典印加古道的起點Km82。

起點會見到Urubamba河,當年的美國探險家就是沿這條河流發現馬丘比丘,所以我們會在旅程的最后一天再次見到這條河,而且條河亦是亞馬遜河的其中一條上游支流。

穿過這條吊橋就正式開始!

第一天的徒步比較確實,而且途中亦會經過一些印加人的村落。

回望Urubamba河和峽谷。

這輛就是駛去馬丘比丘的火車,我在參觀完馬丘比丘回程時亦會乘坐。

穿上傳統人家服飾的婦女。

她們的背包和辮子相當有特色。

這幾天的海拔轉變圖和不同遺址的位置。

沿途經過見到的第一個印加遺址Patallacta,不過它并不在古道上,所以只能遠觀。

零散的村落和農地。

黑白羊駝。

到達第一天的營地,背夫已一早為我們準備好帳篷。

營地望出去是非常壯觀的安第斯山景。

第二天開始!初見雪山!

第二天的早上基本上就是一直上山,從3300米上到4200米的Dead Woman’s Pass。

在上Dead Woman’s Pass前的一個平原,所有人都會在此稍作休息。
終于到達Dead’s woman pass!山頂非常大風,但景色亦當然無話可說地好!稍作休息后就又開始下山,因為在山上停下吹風很容易生病。沿途的一條小瀑布。

這亦是到馬丘比丘前的最后一個補給站,在此之后就不會再有村落或居民。

姿勢奇怪的羊駝。

我們的背夫們,他們大部份都是來自圣谷或Cusco附近的村落,不少人只會說傳統印加語言,而并不會秘魯的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然后就繼續上Dead Woman’s Pass,這一段路是四日之中最辛苦的。

終于到達Dead’s woman pass!山頂非常大風,但景色亦當然無話可說地好!

稍作休息后就又開始下山,因為在山上停下吹風很容易生病。

沿途的一條小瀑布。

在遠處望向第二天的營地,不同顏色的帳篷的整齊排列好。

隱藏在山脈中的小遺址,難怪不容易被人發現。

Sayacmarca遺址

建筑風格是最典型的印加石建筑,不用釘或樑,只用石堆砌。

最特別的印加人圖案。

在石縫中生出的小黃花。
4日3夜的印加古道之旅來到第三天,原本第三天應該是相對容易的一天,因為都是走下山路,不過今天的天氣十分差,早上的五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風雨中行走,沿路原本可以看見Salcantay雪山,但都因大雨而甚么都看不見,第三天的路程只有需要走一個上午的時間,大約一點左右已經到達了最后一個營地Wi?ay Wayna,而沿路亦經過了兩大印加遺址Phuyupatamarka 和Intipata,其中Phuyupatamarka的意思是「云中的城市」,而在Phuyupatamarka的景色亦的確無負此名,尤其是雨后的云和霧都特別低,夾雜在山巒之中,若隱若現的充滿靈氣。

第三天上午的天氣很差,一起身已經見到全是厚厚的云層。

印加人建造的石隧道。

狂風暴雨下扎營,辛苦背夫們了。

Phuyupatamarka云中的城市

另一個大型的印加遺址Intipata。

Intipata的意思是太陽的梯田。

下午的時候天氣變轉好了,左邊的山就是Machu Picchu mountain,山的背后就是馬丘比丘遺址。
而到達Wi?ay Wayna后,其實已經可以見到Machu Picchu山的背面,山的另一面就是遺址馬丘比丘,亦可以見到第一天在Km82起點時渡過了的Urubamba河,而Wi?ay Wayna本身亦是一個大型的印加遺址,其遺址規模是整條印加古道中最大的一個,梯田佔據山的一大片面積,甚至比馬丘比丘還大,不過其他的房子和建筑就遠不及馬丘比丘精細,但是有一個下午可以在這個諾大的遺址中有羊駝相伴下放鬆,實在是非常寫意。

Wi?ay Wayna遺址

Wi?ay Wayna的大梯田,比馬丘比丘的梯田更大。

亦有少量石制房子的遺址。

印加人的建筑全部都是由一塊塊的石頭建成。

一層一層的梯田。

石屋,估計當年有稻草作屋頂。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羊駝寫真!

豎起兩只耳朵十分可愛!

雙宿雙棲

我才是這個遺址的主人!
來到旅程的最后一天,為了看馬丘比丘的日出,我們凌晨3點就要起床,然后再到閘口排隊等 5點半開門放人,在Wi?ay Wayna走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Sun Gate,這亦算是馬丘比丘的入口,走了三天多終于可以一看馬丘比丘的全貌,第一縷晨光散開晨霧照亮遺址,真的有點突如其來的感動,而Sun Gate之所以叫Sun Gate又是有一個故事,因為每一年的夏至,太陽會從Sun Gate的背后升起,因此陽光會通過Sun Gate進入馬丘比丘,不過Sun Gate還不是印加古道的終點,還要走多最后的45分鐘,當離馬丘比丘愈近,就見到愈多羊駝,彷彿牠們才是馬丘比丘的主人,而在牠們的帶領下,離馬丘比丘的那經典明信位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3點起床,成功成為頭幾組在閘口等開門的隊伍。

到達Sun Gate!見馬丘比丘的第一面!

Sun Gate本身就是馬丘比丘的入口,考古學家認為當年還有印加軍人駐守。

在云端以上的天空之城。

小麻雀,背后是整個馬丘比丘城。

但轉眼間整個馬丘比丘城又被云霧遮蓋了,難怪是一個失落的城市。
但太陽一出來云霧便很快散開!

進入最后直路!
跟隨羊駝走!

回望Sun Gate已被云層擋住了。
你就識嘆,在馬丘比丘曬日光浴。

一步之遙!
The journey is the destination,這是我所參加的印加古道徒步團的旅行社的口號,而經歷了3天多的步行,在第4天的早上7點45分左右,我們終于來到the destination,那經典的明信片位、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失落的天空之城、印加帝國的標志 — Machu Picchu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隱藏在安第斯群山之中,險要的地勢配合保存完整的石建筑,的確叫人贊嘆,作為世界奇跡亦當之無愧,所以馬丘比丘有多么著名,有多么的宏偉,從它種種的名銜和照片就可以得知,也不太需要我多作介紹。

經過四日三夜的印加古道之旅,終于來到馬丘比丘的經典明信片。換上了印加服飾,來一張經典的打卡照!

將相片逆時針90度,背后的Huayna Picchu就形成了一個人的側面!
如果想爬上Huayna Picchu以另一個角度看馬丘比丘,需要額外加錢買門票。

馬丘比丘最新的考古研究認為是當年印加人的皇家庭園。
一層一層的梯田。

非常公整的石制房子。

馬丘比丘中最重要的部分,太陽神廟。

采石場

很難想像印加人是如何把這些亂石打磨成一塊塊石磚。

馬丘比丘地勢險要,山下是Urubamba河。

另一邊可見Urubamba河的U-turn。

整個馬丘比丘最孤獨的一顆樹。

馬丘比丘山下的熱水鎮Aguas Calientes,大部分到馬丘比丘的游人都會在火車到此再乘巴士上山。

熱水鎮Aguas Calientes是一個專門為游客而建的小鎮。

印加戰士與安第斯神鷲。

火車站的附近有市場售賣不同的紀念品。

到達或離開馬丘比丘的火車都是專為游客而設的觀光火車,價錢亦絕不便宜。

不過沿途的景色亦十分壯麗,一望向窗外已是一大座雪山。
坦白說,我對馬丘比丘的感覺并沒有像我想象中般強烈和震撼,我想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印加古道的途中已見了不少印加遺址,雖然馬丘比丘不可置疑是當中最大、自然景色最好的一個,但The journey is the destination,印加古道的過程使我的感受更深刻,而且在印加古道第三天經過的Wi?ay Wayna,其羊駝的數目與游人差不多的清靜環境某程度上更得我心。
另外,作為南美洲其中一個最頂尖的旅游景點和地標,馬丘比丘的游人數目亦是近年被受關注的問題,我2017年到馬丘比丘時候,游客人數管制并沒有如現在般嚴格,而我早于8點前就到達景區,當時就已經有不少的游人,而愈接近中午,游人更是愈來愈多。現時,馬丘比丘每天接待的游客遠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的游客人數上限,所以祕魯政府近年為了保育因過多游客而破壊日益嚴重的遺址,已推出了最新的游客人數管理制度,現時每天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兩點,每小時將設800至540人的入園限額,不過,秘魯政府已開始了在馬丘比丘附近興建大型的國際機場的計劃,并預計于2023年落成,相信日后將會對馬丘比丘承受游人能力的造成巨大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