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登山是有風(fēng)險的戶外活動,從以往的紀錄來看,山難中迷路的意外事件,比較容易發(fā)生在登山新手身上。避免迷路,最重要的要找一個好的領(lǐng)隊,結(jié)伴同行,可以大幅降低風(fēng)險。出發(fā)前,要讓留守人員(通常是你的家人或是朋友)知道你的行程。另外,勤做功課,像是研究路線地圖和登山紀錄,學(xué)習(xí)地圖判定,或攜帶GPS,都能減少迷路可能性。但實際上即使看著地圖跟紀錄,在現(xiàn)地也不一定對照得出自己的所在地點,GPS可能被遮蔽或飄移,甚至沒電。

萬一真的不小心發(fā)現(xiàn)自己迷路了,到底該怎么辦?
第一 保持冷靜。
停止前進。背包里面應(yīng)該隨時帶著哨子,這時候可能距離主要路徑不遠,可以拿出來吹讓其他人往來的登山者聽見,如果試著走回原路,記得做記號,避免越走越遠。
第二 原地等待。
除非是在危險地形(懸崖邊,落石處),或是迎風(fēng)的地方,就需要在附近另外找較為遮蔽安全的地點。
第三 避免失溫。
等待救援有一個333原則,人沒有食物可以活過3周,沒有水是3天,但是失溫3個小時就會致命。要撐到搜救人員找到你,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失溫。找定避難基地后,檢查背包和物資,確認自己有多少水,食物,以及物資像是打火機,氣罐。干燥衣物,火,食物都能幫助你不要失溫。當你偏離主要步道越遠,需要越久的時間被人找到,謹慎的分配使用這些物資,它們將幫助你熬過等待救援的時間。
這里就要提到我都會隨身攜帶的應(yīng)急包,里面看起來是一些不起眼的東西,但在不小心 ㄉㄧㄠˊ 在山上的時候,小東西就可以發(fā)揮大大的用處。應(yīng)急包裝的就是以下這些東西:

三個黑色大塑料袋
一個直接從頭罩上,馬上就是一個避雨的小空間。兩個可以腳套一個頭套一個,變成一個簡易的露宿袋,讓你可以躺著睡覺。三個就可以搭建一個簡易的避雨帳篷,大塑膠袋既輕便又妙用無窮,上山一定要帶著它。
兩個打火機
一個是備用,莫非定律告訴我們,只有帶一個打火機,通常要用的時候都點不著。
小蠟燭數(shù)個
搭配大塑料袋使用,當過夜氣溫降低,躲在塑膠袋里如果還是覺得太冷,把蠟燭點起,馬上就會溫暖起來,當然如果快要睡著了記得吹熄。
營繩數(shù)條
搭簡易帳篷用,鞋帶也可以當成營繩用
美工刀/小刀
這不用解釋做什么用了吧…
備用衣物一套
入夜后或是有失溫狀況時可以替換干的衣物,天亮在換回來,隨時保持有一套干的衣服可以穿。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迷路時,絕對避免下切溪谷,山勢多陡峭,下切溪谷會耗費大量寶貴的體力,萬一天氣變化還有可能遇上土石流。收集露水等等都是比貿(mào)然下切溪谷更好的汲水方式。另外不要采集不熟悉的植物來吃,可能中毒,而且吸收的能量遠不及于為了采集野外植物所耗費的體力。
記得保持冷靜,原地等待,避免失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