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芬蘭與挪威,憲法保障人民享有公眾自然享受權(quán) (allemansratten)。除了某些原因,包含尊重、不打擾與不破壞大自然的責(zé)任以外,這條法律允許人民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扎營。
太棒了!這讓你能完全自由地決定要在哪里扎營,但有時太多選擇反而會令人不容易做決定。 因此我們列出了這項清單,讀完后你或許會更清楚如何選擇下次的露營地點。
1. 靠近水源(最好是河流或是大湖)
不論是烹飪、洗滌或飲用,水都是露營不可或缺的資源。建議扎營在靠近淡水的地方,但也不要靠得太近,距離最好超過 60米。為了降低暴洪的潛在風(fēng)險,也要注意避免在泛洪區(qū)的低洼處扎營。
2. 在高處扎營
距離水面以上幾米可以確保你不會在湖中醒來。另一項優(yōu)點是,高處通常較能享受微風(fēng),可以避免喜歡在水面上徘徊的蚊子,也能改善帳篷里的空氣流通。
3. 選擇平坦的營地
如果只是貪圖壯麗的風(fēng)景而選擇了某個扎營點,那么你可能會在半夜因為地面不平而在睡袋中滑動。營地建議挑選平坦的位置,搭帳篷之前,記得先搬開任何隆起或尖銳的東西,例如石頭、木棍和松果,此外,平地也比較容易進(jìn)行炊事。
4. 尋找遮蔽處(特別是你計劃以此處為基地營,會在此地扎營一段時間)
當(dāng)溫暖的陽光直射帳篷時,帳篷內(nèi)就會變成三溫暖。樹木提供了樹蔭遮陽,也能在刮風(fēng)時形成一層保護(hù)。所以,除非你喜歡在睡在三溫暖里,或者喜歡喝西北風(fēng),否則有些樹蔭的地方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5. 提前計劃
根據(jù)個人的腳程設(shè)立每天行進(jìn)的距離、扎營的目標(biāo),事前完整的徒步計劃,能避免你可能被迫在天黑或是肚子咕嚕咕嚕叫的時候,在不理想的環(huán)境匆忙扎營。

